司母戊鼎,我国古代文物中极珍罕的重器,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的身上,也写满了中国商朝的历史文化,名字也充满了不解之谜。
新名片
姓名:后母戊鼎
出生地:河南安阳
现居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
年龄:3000多岁
身高(连耳):133厘米
体重:832.84公斤
职称:国家一级文物
到底是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这件事情还需要从长说起:
我国的青铜器铸造历史悠久,尤其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冶炼技术更是达到了高峰,1939年正值我国抗战初期,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发现了出土的大方鼎(当时没有名字),为防日军抢走,村民们将其重新掩埋。
抗战胜利后,大方鼎于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放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大方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放于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一个名字“司母戊鼎”的由来。最初命名的是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他当时在考古和历史方面都是当然的权威,他认为“司母戊”意为“祭祀母亲戊”;鼎腹内壁铭文第一个字是“司”,所以就以“司”字命名,叫“司母戊鼎”。之后我国中小学课本里的介绍都是“司母戊鼎”。
自1962年起大部分学者对“司母戊鼎”的叫法有异议。他们认为:“后母戊”的命名要优于“司母戊”,可解释为“伟大、了不起、尊敬的母亲戊”。
台湾学者金祥恒就认为这个大方鼎的第一个字是“后”字,不是“司”字。由此,引起了我国及台港澳地区史学家和文字学家长达几十年的争论,至今仍有不同看法。
原来古文字中,“司”和“后”是同一个字,但不同时期人们的理解不同造成了名称不同。
随着学者们对甲骨文和金文的深入研究,发现商朝晚期的时候,无论是甲骨文还是金文中的许多字,笔画的方向很不固定,也就是说同一个字经常会正写或反写。巧的是“司”和“后”互为正反写。
据专家考证,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铸造如此巨大的青铜器,在当时大约需要使用20余块外范,需要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司母戊鼎其实是经考古人员修补过的,因为当时安阳正在被日寇侵占,为了避免落入日军之手,村民决定将其卖掉,由于鼎的体积过于庞大,所有被要求分割成几块装箱。一顿钢锯、大铁锤招呼过后,鼎耳被成功锯下来了。
还好当时村民因为觉得把整个鼎肢解太可惜,司母戊鼎得以留在故土,被重新掩埋。经过多年战乱,被锯下来的耳朵只找回来一只。考虑到“一只耳”有损形象,于是为它量身定做了一只假耳朵。
作为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一直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2002年还被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的国家一级文物。如此优秀的鼎怎么也得在邮票的方寸之间露个脸儿啊!
两枚邮票图案中的后母戊鼎正是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票中票”形式工艺复杂,内涵丰富,是近年来发行的精品邮票之一,体现了中国对发行国家博物馆特种邮票的重视。
考虑综合因素,201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将“司母戊鼎”改为“后母戊鼎”,但是“司”“后”之争还在继续,小二认为叫什么名字不重要,知道这个大方鼎是我国悠久而灿烂的古代文明之瑰宝、是中华古代科技工艺高度发达的象征,这才是最重要的!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对庄翡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