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佛珠手串的好处有哪些?

对庄小编
原创文章
2020-02-07 06:00:12


是否发现身边越来越多戴手串盘珠子的人,或者你自己就是其中一员?《西游记》大家都见过,沙僧纯手盘了几百年的自玩佛珠;《甄嬛传》雍正皇帝在剧中每次思考问题时他都会拨动一串玉佛珠,和甄嬛吵架时,他会把佛珠甩来甩去,当他欢快的时候也会把它随心拨动。他好像很喜欢拨动佛珠。



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雍正皇帝是非常信奉佛教的,这也是雍正一直手持佛珠的一个原因。其实不光是《甄嬛传》,还有很多古装剧里也常有朝官大臣或后宫嫔妃佩戴或拨动着佛珠的景象。


在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

顺治皇帝坚信自己前世是僧,是金轮王转世,号痴和尚。顺治亲政后,对佛学十分感兴趣,先后邀请一些著名僧人到皇宫讲经,与玉琳国师的往来,在历史上传为美谈。他曾说自己的前身一定是僧人,因此“每次来到寺中,徘徊久久不愿离去”。顺治一生笃信佛法,死后也依据佛家仪式火化。个人精进参禅,数度想出家未成,著名的《赞僧诗》,表达了他对出世修道的欣羡。


隋文帝在冯翊(陕西大荔县)出生,由般若寺智仙尼师抚养长大。七岁时,尼师告诉他:“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十三岁时,才回到父母家。隋文帝性喜简朴,喜欢寺院里的钟声,偏好豆类制品,曾自言:“可能前世为一修道人。”文帝登位后,尼师已圆寂,不仅在群臣前屡次提及尼师的德行,并且亲自作传纪念,对尼师孺慕之情油然可见。文帝在位期间建造寺院共三千七百九十二所,抄经46藏132086卷,整理经典3853部,造石像大小106580尊,修复旧像1508940尊,对佛教事业的护持不遗余力。


当然还有汉朝的汉明帝刘庄、南北朝的梁武帝萧衍、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和唐宣宗李忱、女皇武则天、宋朝的宋太祖赵匡胤、等等。这些“佛门皇帝”弘扬佛法,与百姓们建立了佛缘,使得佛法在中土兴盛,善莫大焉!


除了古代帝王,在现实生活,大街小巷上同样能看到很多男女老少戴佩戴佛珠,其中不乏跟风的人,他们或许不知道佛珠的意义,就随便带带,其实佛珠的戴法很有讲究的,信佛或者带佛珠的人都可以看看。带对了可以给你带好诸多好运。


佛珠:


佛珠又称念珠、数珠,为念佛号、经咒或礼佛时用以计数束心之物。在我国使用佛珠来称名记数,始于隋唐时期,遂成为我国、蒙古、日本、韩国和其他藏传佛教盛行之地僧俗所携行的重要法具,甚至成为佛教徒的标志。


现在的佛珠是一个统称,种类其实有很多,通常可分为这三种类型:持珠、佩珠和挂珠。


1、持珠:持珠就是拿在手里持用的佛珠手串,佛教徒们在持用佛珠时可清净身心,助行修行,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2、佩珠:佩珠就是我们平时佩戴在手上的佛珠手串。通常以十四、十六、十八颗子珠的最为常见,不过现在也有根据手腕粗细而量身定制的款式,也叫戴珠。


3、挂珠,就是挂在脖子上的佛珠,也叫法师珠。挂珠的珠子多,所以每个珠子的直径都很小,大概在1cm甚至以下,而且它对原料的选择非常挑剔,色泽差异不能太大,必须均匀,一般来说,只有温润细腻的材料才会被选来制作挂珠。


佛珠佩戴的好处:


长期佩戴佛珠能消灾解难,使人身体健康平安,祛除烦恼,做到心地清净,所以佛珠也被称为清心珠。


对许多信众来说,用开光后的佛珠念佛、持咒等修持,佛珠就会具有非常大的加持力,达到辟邪、去煞等功效,甚至具有治疗的神奇效果。


对于心灵精神空虚、欠缺安全感的人而言,可达到毫不畏惧,心平气和,平平静静,安心、健全心理的效果,进而达到消除压力、常安乐行。


佛珠代表着修持佛法时的重要法宝,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只要随身佩戴持诵,就可以增加功德、助长道业,更能得到诸佛菩萨的庇佑守护,最终达到永断烦恼根、增长智慧、速获无上果等不可思议的功效。


相关文章推荐:
`
本文已被收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