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崇仁《脊梁》:盛世思传承,他们才是祖国的脊梁

chen
原创文章
2019-12-24 05:33:24


经常关注玉雕行业评奖赛事的翠友可能都有同感,就是送奖的作品虽多,但基本少有超出“福禄寿喜财”和“儒释道”等传统题材的,长久以往大家难免审美疲劳,如果能有一些反映时代精神和当下社会生活的题材,大家是非常欢迎的。

    

今年正值新中国七十周年华诞,但大国崛起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个背景下,今年天工奖的“最佳创意奖”获奖作品之一《脊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脊梁”二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里不畏强暴、刚正不阿精神的写照,那么以“脊梁”为主题的作品《脊梁》表达了什么呢?作者马崇仁、刘安文,又是基于何种原因创作了《脊梁》?我们来看看马崇仁老师的创作初衷。


大家可以看到,在谈到八位功勋科学家的时候,马崇仁老师眼眶湿润,字字都是发自肺腑,也许正是经历过困难年代,马老师才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于民族复兴是多么的重要。



《脊梁》选用的素材是鸡油黄雾豆苘底三彩翡翠,在表达崇高的同时又能加深历史的厚重感,使之贴合主题,增添画面的真实感。



作品背面下方是恢弘壮丽的黄河(壶口瀑布),黄河之上,长城蜿蜒向上,雄伟磅礴,两组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象征着伟大祖国,正面是八位科学家及其相应场景,呈现了六个关乎国家命运的历史事迹。



李四光,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奠基人,在他的努力下,新中国得以摘掉贫油的帽子,为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中国两弹一星元勋,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得以跻身世界核大国之列,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黃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成功让中国核反击战略补强了薄弱的海洋环节,实现了真正的“三位一体”。核潜艇从无到有,从概念到实战部署,大大增强了中国军事力量的威慑力,保卫了国家安全。



马伟明,中国电磁弹射之父,他的成功,意味着中国海军实现了一次跨越性发展,在电磁弹射方面站到了世界的前列,为强国海军打下坚实的基础。



南仁东,中国天眼之父,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开启了自己探索宇宙星辰奥妙的征途,有了天眼的支撑,我们的梦想不逊色于任何国家。



袁隆平,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如今他的名字已经广为人知,他的工作最贴近人民的生活,几十年如一日,为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惠及全球。



民族复兴是21世纪中国人的最高理想, 在中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马崇仁、刘安文玉雕作品《脊梁》,旨在讴歌中国功勛科学家;弘扬其崇尚科学热爱祖国的无私奉献精神,以一颗赤字之心为新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传播正能量,我们玉雕界需要更多这样的作品,以时代精神,推动时代伟业蓬勃向前!


相关文章推荐:
`